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认真落实我校乡村振兴“四大员”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国情、民情、农情,持续助力家乡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及发展,林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组建了125支社会实践小组,深入19个省份乡村生产一线,以年夜饭餐桌食材为媒介,开展主题为“家乡好食材,一桌年夜饭”的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代言!
凡河镇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4级园林2班武义彤
24级园林2班马逸馨
24级园林2班宋雨陽
调研人:
24级园林2班张湘婷
调研地址: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凡河镇
产品介绍:
无花果种植规范
实践感悟:
参与无花果乡村实践,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成长的旅程。走进乡村,无花果种植园里,繁茂的枝叶间,青涩或成熟的果实点缀其中,满是生机。在与农户的深入交流中了解到无花果的种植、培育和销售等,每一步都饱含着农户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也察觉到无花果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比如不易储存、销售渠道有限等,很难打开销量。经过此次实践,我们切实了解了无花果带给农户的经济效益及面临的苦恼,我愿将这次经历化作动力,为乡村无花果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助力乡村走向更富足的未来。
辛置镇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3级园林1班韩雨廷
23级园林1班李鸿杉
23级园林1班娜孜拉·马吾兰
调研人:
23级园林1班杨卓越
调研地址: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辛置镇
产品介绍:
霍州年馍生产加工规范
实践感悟:
此次实践调研,我来到了山西省霍州市辛置镇的霍嬷嬷品牌年馍加工厂。这次实践,让我对霍州年馍有了更多的了解,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霍州年馍作为当地特色美食,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的加工生产,带动了大量村民就业。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对外销售的范围仍有局限,知名度仍待提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拉马台村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3级风景园林2班杨思琦
23级风景园林2班杨舒荷
23级风景园林2班王艺霏
调研人:
23级风景园林2班丁玉窈
调研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拉马台村
产品介绍:
铁皮柿子种植规范
实践感悟:
这次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深入乡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乡村文化和习俗,这让我们对乡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这次实践也让我们意识到,乡村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看到了乡村在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不足,也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我们意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沈阳农业大学的一份子,我们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助力我们的家乡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兰山乡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3级园林2班王鹤儒
23级园林2班赵晓璇
23级园林2班赵久金
23级园林2班魏子晗
调研人:
23级园林2班张芷其
调研地址: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兰山乡
产品介绍:
刺嫩芽种植规范
实践感悟:
走进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兰山乡刺嫩芽东北千亩山野菜种苗繁育基地,满眼皆是蓬勃生机。刺嫩芽植株茁壮,展现着顽强生命力,让人惊叹于自然的神奇馈赠。调研中,我看到了基地先进的繁育技术与科学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精心照料每一株种苗,从选种到培育,每一步都严谨细致,为刺嫩芽的优质产出奠定基础。同时,基地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但也存在挑战,如市场波动、病虫害防治等。未来,希望基地能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拓展销售渠道,让兰山乡刺嫩芽走向更广阔市场,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也让这份来自山林的美味被更多人品尝。
西关村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4级风景园林1班于滢
24级风景园林1班王芷欣
24级风景园林1班卢辛汝
调研人:
24级风景园林1班张正扬
调研地址: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关村
产品介绍:
三沟白酒生产规范
实践感悟:
在对三沟白酒的调研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三沟白酒作为辽宁白酒的代表,承载着百年传承的匠心精神。从调研中我得知,其酿造工艺严格遵循传统,选料考究,酿造过程精细,每一滴酒都蕴含着匠人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这种对传统的坚守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明白品质是品牌立足之本。同时,我看到了三沟白酒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和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忠诚度。然而,也发现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有待提升。这让我意识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品牌推广同样重要。三沟白酒需要结合现代消费趋势,通过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让传统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未来,我希望能为三沟白酒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其在新时代中续写辉煌。
“家乡好食材,一桌年夜饭”,林院学子奔赴乡村,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年夜饭食材为纽带,助力家乡农产品添砖加瓦、香飘更远,书写属于林学院学子的实践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