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认真落实我校乡村振兴“四大员”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国情、民情、农情,持续助力家乡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及发展,林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组建了125支社会实践小组,深入19个省份乡村生产一线,以年夜饭餐桌食材为媒介,开展主题为“家乡好食材,一桌年夜饭”的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代言!
五五村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4级林学3班 王译梓
24级林学3班 麻春昕
24级林学3班 宋小雪
调研人:
24级林学3班 刘娜
调研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村
产品介绍:
玫瑰种植技术规范
实践感悟:
为了精准剖析乡村发展现状,挖掘其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真实情况,我们小组深入五五村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不仅是对五五村个体发展的深度关切,更是为探索普适性乡村振兴路径提供样本参考,助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然而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五五村缺乏资金引入先进设备,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乡村发展缺乏创新活力与专业人才,发展动力不足等专业生产难题。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参与。我们希望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五五村玫瑰种植提供创新思路,助力产业降本增效,积累经验,为今后投身乡村发展领域筑牢根基。
侯杖子村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3风景园林1班 张欣然
23风景园林1班 耿思涵
调研人:
23风景园林1班 杨杨翼菲
调研地址:
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侯杖子村
产品介绍:
百合花种植规范
实践感悟: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中,我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种植知识,明白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根基在于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调研之前,我对凌源百合的种植过程只有模糊的概念。通过实地考察,我才了解到百合的种植需要特定的土壤条件,其生长周期也受到温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种植户们精心呵护;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百合花是他们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百合产业的自豪和感激之情。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农村发展有了更强的责任感。意识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凌源百合产业乃至其他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希望未来我可以用我所学为其发展出份力,推动特色农业迈向新高度 。
新华村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4级林学2班 宋丽双
24级林学2班 孙忻蕾
24级林学2班 李红燕
调研人:
24级林学2班 岳轩竹
调研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边门镇新华村
产品介绍:
丹东99草莓种植技术规范
实践感悟:
参与乡村草莓种植调研的这段时间,对我们而言是一次知识与心灵的双重成长。与种植户们的交谈,让我们接触到了乡村产业最真实的脉络。他们的话语里,既有对草莓丰收的期待,也有面对种植难题的无奈。实地观察草莓的生长环境,我们发现细微之处皆是学问。不同的土壤酸碱度、光照时间、都会对草莓的口感和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次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产业发展之路布满荆棘,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和真挚关怀去铺就。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让我们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未来,我们希望能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草莓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乡村的草莓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王家村调研组
实践小组成员:
24级风景园林1班 盖美彤
24级风景园林1班 黄一诺
24级风景园林2班 朱旺
调研人:
24级风景园林1班 邵梦琪
调研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龙头街道王家村
产品介绍:
大连草莓生产加工规范
实践感悟:
通过此次草莓基地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草莓种植的现状与挑战。基地在带动经济的同时,面临技术瓶颈、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推广、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助力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未来将继续关注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经济与生态协同进步。
“家乡好食材,一桌年夜饭”,林院学子奔赴乡村,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年夜饭食材为纽带,助力家乡农产品添砖加瓦、香飘更远,书写属于林学院学子的实践华章!


